News 新闻中心

《我, 就是风! 》邓原、潘钧 希望传递张家城直面困境的力量

2024-08-01 17:01: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6月13日,《我,就是风》导演邓原、潘钧,主演张家城等幕前幕后的主创亮相“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本次推介会由广东省电影局主办,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共同协办,南方都市报社、南都娱乐公司承办。

电影《我,就是风!》改编自“广东新时代好少年”、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独臂少年张家城的真实经历。影片借助少年阿城一段段努力拼搏的训练过程与一场场激烈精彩的比赛场景,以极强代入感引领观众共同跟随阿城踏上了他的励志成长之旅,为观众注入“坚持砥砺前行、绝不轻言放弃”的正能量,帮助观众从独臂篮球少年的励志成长故事中,汲取面对人生困境的力量。

电影《我,就是风!》在传统的发行模式上进行突破,探索“分线+分区域”的发行新模式。影片已于5月28日在粤先行上映,深耕广东区域后,向全国市场铺开。两位导演邓原、潘钧接受了南都记者专访,分享了电影的幕后故事。

张家城有着“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南都娱乐:请分享下这部电影创作的缘起?

邓原:影片创作的缘起其实算是一种缘分。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主演张家城的视频在网上走红,特别鼓舞、打动人,我们看了之后也深受感动。随后,朱颖作为出品方邀请我们团队来负责这部电影的创作,我们打心底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另外从电影的角度出发来说,它具备了少年、励志、运动、篮球等热血动感的元素,我们觉得它很符合电影该有的调度,所以也想挑战一下。以我现在的年纪拍这种类型的电影也是一个挑战,多亏潘钧导演在创作和拍摄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建议和帮助,才让这部电影得以顺利完成。

潘钧:在接触张家城的过程中,我发现他身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和现在大部分提倡躺平的年轻人不一样,他有着“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精神。他不断努力,不断靠近目标实现梦想,在拍电影时,我被他身上的这些特性深深触动。

南都娱乐:拍摄这部电影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邓原:拍这部电影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张家城不是一个成功了的人物。一般拍这种人物传记电影,无论是从残疾人还是从体育人的角度考虑,所有的作品原型都应该是成功的,讲述他们通过多少艰难完成自己的梦想。而张家城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生活在山区的他,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的篮球运动员,但他的梦想能不能实现,我们都不敢给他打保票,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人物传记就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通过和不同的创作人员的接触、交流,我们认为这个难题可能恰恰也是一个很好的通道,在这个社会上,能登顶的是极少数人,大部分的普通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又或者还在为生存、贫穷、疾病所困扰,那么他们需不需要有自己的梦想,需不需要有奋斗的过程,需不需要有他们追求目标的付出。所以我觉得这个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让我们和社会沟通,是富有共情力的、有价值的、有感染力的一次对话。

拍摄过程其实比我想象的还要难很多,但是在跟张家城接触下来,我们发现他展现出的精神和我们这部影片的意义无比契合。我们都知道生活中最大的敌人和弱点就是我们自己,即使外部影响再复杂,只要你不被压力压垮,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应做的每一步,全力关注自己眼前的事,我们投出的每一颗球,都要尽自己全力把它投好,终究会看到努力之后的成果,这是一步步累积出来的。这些叠加出来的经历,是拍摄的过程,更是收获的过程,是支撑我们迈出困难的桥梁。

潘钧:因为张家城不是专业演员,如何把他调整到一个正确的表演状态,是一个挺困难的过程。但是张家城是个很聪明、很用心的一个人,在拍摄之前不断接受副导演的培训,配音的时候每天都坚持背完所有的台词。还有一个很大的困难是他在镜头里的进球动作,我们通过各方面的不停磨合和配合才让这些进球的动作得以完整的展现,不用通过后期剪辑也能够完美呈现。

南都娱乐:篮球场景要拍摄出动感和节奏感其实很考验导演功力,能否分享下你是如何拍摄动作戏的?

邓原:我们没有拍过篮球题材的动作片,只拍过武打的动作片。这次我们为了拍篮球专门先去做了采访,我们带着机器拍了7天,记录了他的各种生活状态、学习状态以及他的训练过程。我们选择他作为男主角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抵触镜头,但是因为他缺乏基础表演的训练,我们就在编剧的时候尽量做出调整。尤其是要哭出来的情绪戏份,对于他来说挺难的,怎么样去调整和调动他的情绪,我们在剧本开始就做了详细的方案。关于打篮球的动作戏,我们根据拍下来的素材进行研究,以潘钧为首,摄影、美工、剪辑等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去研究篮球的动作戏怎么组接,再通过他的篮球教练去设计篮球动作,保证在现场能够实施,并且能够完成镜头组接,也耗费了他们不少精力。

潘钧:我们前面有7天的时间专门排练那个打篮球的戏份,每一场球戏我们在开拍之前都已经和他们排练好了,不管是人员还是队伍都好,他们练好了我们才开始拍摄。我们现场一般有两个机位,他的同一个动作我们可能要最起码拍3遍,再加上我们不断地换机位,就有6个不同的机位去进行剪接了。

南都娱乐:如何评价主演张家城的表现?

邓原:这是一部儿童题材的真人传记,是一部小成本的电影。我们不具备用一线明星的条件,原来也有提出要用易烊千玺等明星来饰演,将这部影片作为一个商业片去操作,但因为条件所限,而且这些独臂或花式篮球动作,还得用张家城本人做替身。所以我们想说,与其找一个明星,还不如用他本人,可能在社会上更有感召力和新鲜感,说不定他的形象和真实表演就能够被观众所喜爱。

我们通过和他接触及了解,发现他的形象还是蛮讨喜的,他的身上有一种山村孩子的天然的野味,那种野味不是城市的演员所具有的特性,而且他的脸型也有棱有角,尤其是他的眼神,很吸引我们。由于他的经历,他比很多同龄的孩子更加早熟和敏感,虽然内心有些封闭,但是他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坚韧、自律和不服输的品质。

张家城最大的弱点就是表演,由于他是素人,他必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为了帮助他尽快适应表演的节奏,特地找了一名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班的学生,专门做他的演员副导演帮他排戏,我们考虑到如果是有经验的老戏骨去调教他,他可能会拘束放不开,但这位小女孩能打破这层薄膜和他玩到一起,很快就能够跟他进入状态,开始排戏。

《我, 就是风! 》邓原、潘钧 希望传递张家城直面困境的力量

张家城对于情绪的控制还是比较薄弱的,让他哭是有些困难的,你们可以去看那在片场拍摄的纪录片,最后我故意假装发脾气才能刺激他流出眼泪。他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最难得的是他在表演中没有任何痕迹,他就只在演他本人,十分自如放松完成了这个过程。

但是我仍然觉得他的普通话不过关,一开始是不看好他的。利用张家城5天的空档期,以潘钧和配音导演成立的小组通过电话来要求他把所有的台词背熟,而且训练他的普通话尽量地标准化,每天三次上交他的声音作业,帮他评讲和纠正。没想到张家城居然第一天就完成了超出我们的预期,让我大跌眼镜。我将他的配音和其他配音演员的声音进行对比,我没想到他在配音时对情绪的把控能做到如此完美,不得不承认,这既是张家城的天赋,也是我们的运气。

《我, 就是风! 》邓原、潘钧 希望传递张家城直面困境的力量

张家城拍戏的时候是15岁,而且他的腿也受伤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他还是很平静的接受自己的人生,这一点我觉得还是十分打动人的,我也希望我能通过塑造他的人物形象去感动更多正在经受挫折的人。

2

每个人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火种

南都娱乐:你希望通过这部电影给观众传递什么信息?

邓原:每个人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火种,我希望通过我们这部电影,也通过你们媒介的帮助,把张家城的这种精神力量传播出去,在环境黑暗、在碰到问题、在承受压力的时候,把属于每个人内心的火种唤醒,我觉得至少它能抵御自己内心的软弱和压力。如果这个火种通过自己的提升能成为一把燎原之火,那就是一个质的变化了。这个火种它既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又是一种追求,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的梦想,他不需要去达到,但是他能有开始追求的想法就很好了。这双重意义上的火种把它唤醒出来之后,就会让人在充满压力的黑暗中看到光明,这是我想做到的。

潘钧:这个电影是农村题材,我们最开始就没有打算将它拍成苦情戏。我们希望给人看到的是一部温暖且能看到希望的电影,能让自己梦想的火种燃亮的一部电影。我看到有些评论说是不是又是一部卖惨的电影,其实我们整个片子不卖惨,我们卖的是希望,不惨不苦,不土不丑,这个是我们美学中建立的一种希望。

南都娱乐:你想把这部电影推荐给哪类观众?想达到怎么样的传播效果?

邓原:因为已经上映几天了,我们也非常重视观众的观后感,大部分的观众都给予了我们很多正面的反馈,他们的观后感也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有一个心理学的教授,他专门给我发了一段微信,因为现在在校园里,有一些学生因为压力大而潜藏着很多心理疾病问题,在学校里也设置有各种心理辅导的渠道,他认为如果更多的大学生去看看这部电影,可能也会减轻很多他们心理辅导专业的压力。

当然也有从家长的角度看问题的,现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很重,动不动就顶嘴,跟孩子说大道理也不听。我们认为与其在说道理,不如带他来看这部电影,自己看过了才会引发更多的思考。

我认为现在社会和校园都需要这种向上向善的能够引导的东西,能改善现在许多社会问题,或者是激烈的扭曲人性的不好的行为。但是这种东西不仅是靠票房去衡量的,需要靠大家去传播和发扬。

邓原:第一,适合于合家欢,带着家人一起看。第二是适合学校的学生,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而且现在喜欢体育和篮球青少年也比较多,如果能够把他们影响起来,可能对他们未来走入社会层面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南都娱乐:这部电影故事舞台是云浮,当地给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哪些“助攻”?

潘钧:当地给了很大的帮助,大到景点小到我们所需要的道具,包括设施器材上的支持,比如我们几乎每天都需要用到的吊机,他们也能提供给我们用,而且那边的漂亮的景点也很多,当地对我们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只要我们提出要求,他们都会想办法解决。在我们拍篮球戏份的时候,当时的体育馆内是没有空调的,他们就从全市区调了几十台制冷的风机给我们使用,各个细节他们都做得很好。

邓原:我们拍了很多电影,去过很多地方,像云浮这样支持的从来未有。这次是为了这部电影深入云浮,突然觉得张家城从那里诞生并不是偶然,云浮这里的人文文化和人文关怀都帮助了他的成长,以及各种的温暖和鼓励都促使他不断前进。这是在云浮的第一部电影,无论是从题材的确定,剧本的沟通,还是到后来拍摄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群众演员的积极参与,他们都大力支持。不但没有怨言,而且能热情地尽量满足我们所有的要求,他们打心底觉得这是件高兴的事情。

我说过这个不是我们一个摄制组的战斗,而是整个云浮在共同拍摄一部电影,这是我们共同完成的一个作品,包括后面对电影的宣发,他们也是充满了热情,给予了真实的帮助。

采写:南都记者刘益帆实习生凌浚鑫

摄影:南都记者钟锐钧(海报、剧照来自网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