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常识

两弹一星、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眼探空,天问探火一项项大国重器,折射了中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强大实力。从地月系到行星系,中国星际探测不断开启新的征程。中国航天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源于一代代航天追梦人不弃不舍的追求与拼搏。5月14日,由江苏卫视、煜盛文化、优酷联合出品的《致敬百年风华》走近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和中国探月工程团队,讲述科技工作者们的逐梦故事。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表示:听完他们的故事不

2024-06-16 21:02:5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两弹一星、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眼探空,天问探火一项项大国重器,折射了中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强大实力。从地月系到行星系,中国星际探测不断开启新的征程。中国航天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源于一代代航天追梦人不弃不舍的追求与拼搏。5月14日,由江苏卫视、煜盛文化、优酷联合出品的《致敬百年风华》走近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和中国探月工程团队,讲述科技工作者们的逐梦故事。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表示:听完他们的故事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向为祖国科技发展奉献的科学家们致敬。

  郭永怀:当年出国就是为了回国

  1956年,正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的郭永怀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突破阻碍,毅然回国投身核弹事业。许多人劝他不要冲动,他说:我们当年出国就是为了回国。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

  回国后,郭永怀临危受命,担任中国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秘密参与原子弹研发。1963年,中国核武器研究进入攻坚阶段,大本营从北京迁到青海。大西北条件恶劣,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中午郭永怀和同事们把冻成冰块的馒头泡软,就着咸菜就是一顿,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尽管如此,郭永怀始终坚信,只有科技才能强国,多么艰苦的环境都阻挡不了他攻坚克难的步伐。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乘坐的飞机不幸失事。飞机失事的最后,郭永怀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血肉之驱保护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包。22天后,依据这份绝密文件,中国第一枚热核导弹试验成功。在他牺牲不到两年,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不少观众都被郭永怀的故事深深打动,纷纷留言: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尚能不懈奋斗,我们年轻人更不能躺平。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负青春,不负梦想。

两弹一星、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眼探空,天问探火一项项大国重器,折射了中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强大实力。从地月系到行星系,中国星际探测不断开启新的征程。中国航天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源于一代代航天追梦人不弃不舍的追求与拼搏。5月14日,由江苏卫视、煜盛文化、优酷联合出品的《致敬百年风华》走近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和中国探月工程团队,讲述科技工作者们的逐梦故事。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表示:听完他们的故事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向为祖国科技发展奉献的科学家们致敬。  郭永怀:当年出国就是为了回国  1956年,正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的郭永怀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突破阻碍,毅然回国投身核弹事业。许多人劝他不要冲动,他说:我们当年出国就是为了回国。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  回国后,郭永怀临危受命,担任中国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秘密参与原子弹研发。1963年,中国核武器研究进入攻坚阶段,大本营从北京迁到青海。大西北条件恶劣,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中午郭永怀和同事们把冻成冰块的馒头泡软,就着咸菜就是一顿,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尽管如此,郭永怀始终坚信,只有科技才能强国,多么艰苦的环境都阻挡不了他攻坚克难的步伐。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乘坐的飞机不幸失事。飞机失事的最后,郭永怀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血肉之驱保护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包。22天后,依据这份绝密文件,中国第一枚热核导弹试验成功。在他牺牲不到两年,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不少观众都被郭永怀的故事深深打动,纷纷留言: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尚能不懈奋斗,我们年轻人更不能躺平。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负青春,不负梦想。  嫦娥探月:在挫折中奋起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当天的指挥大厅现场,有的人笑了,有的人哭了,也有人笑着笑着就哭了。这份激动与喜悦的背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黑夜,此时,距离长征五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失利,已经过去了整整908天。  为了解决遥二失利的问题,每一位长五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付出了很多心血与汗水。节目现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地面支持系统主管孙振莲回忆道:那个时候我们也没有时间去悲伤,只能就是夜以继日埋头归零,后面还有很多重点的任务在等待着我们,这些任务都有窗口期,如果错过了这个窗口期就要等很久。为了长五都拼了!这句话说出了每个长五人的心声。  在这段时间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团队组织了72项三再工作,开展了34项技术改进,制定了2812条风险控制措施,将工作项目、资源、人员细化到每个小时。苦等三年,长五人终于在908天后迎来了好消息。  解决了火箭的技术问题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升空,飞往月球,与预定的时间分秒不差。看到嫦娥探月后的曲折历程,有网友评论道: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发射成功,但其背后的艰辛和曲折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令人自豪!  问鼎苍穹,逐梦九天。航天精神是在不断继承和发展的,但自力更生的内核没有变的。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们攻坚克难、奋勇拼搏,为新时代建功立业。每周五晚20:20,敬请关注江苏卫视《致敬百年风华》,一起走近强国路上的追梦人。

  嫦娥探月:在挫折中奋起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当天的指挥大厅现场,有的人笑了,有的人哭了,也有人笑着笑着就哭了。这份激动与喜悦的背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黑夜,此时,距离长征五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失利,已经过去了整整908天。

  为了解决遥二失利的问题,每一位长五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付出了很多心血与汗水。节目现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地面支持系统主管孙振莲回忆道:那个时候我们也没有时间去悲伤,只能就是夜以继日埋头归零,后面还有很多重点的任务在等待着我们,这些任务都有窗口期,如果错过了这个窗口期就要等很久。为了长五都拼了!这句话说出了每个长五人的心声。

  在这段时间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团队组织了72项三再工作,开展了34项技术改进,制定了2812条风险控制措施,将工作项目、资源、人员细化到每个小时。苦等三年,长五人终于在908天后迎来了好消息。

  解决了火箭的技术问题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升空,飞往月球,与预定的时间分秒不差。看到嫦娥探月后的曲折历程,有网友评论道: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发射成功,但其背后的艰辛和曲折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令人自豪!

  问鼎苍穹,逐梦九天。航天精神是在不断继承和发展的,但自力更生的内核没有变的。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们攻坚克难、奋勇拼搏,为新时代建功立业。每周五晚20:20,敬请关注江苏卫视《致敬百年风华》,一起走近强国路上的追梦人。

搜索